10月23日上午,由安徽建工集團主辦的第30屆華東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術交流會在合肥正式開幕。安徽建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仁虎、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馮衛、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魏邦仁、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、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尹宗軍先后為大會開幕致辭。

華東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術交流會自1983年創辦以來,歷經四十余載發展,已成為華東地區土木建筑領域極具權威性的核心學術交流平臺。大會匯聚上海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及安徽七地的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,為區域內行業技術共享、經驗互通、創新協同提供堅實支撐,成為推動區域建筑業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。
智能建造和綠色低碳是建筑業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,本屆大會以“智能建造驅動新城建 綠色低碳賦能可持續”為主題,深度契合當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時代趨勢,精準回應行業在高質量發展中的現實需求。
近年來,安徽緊抓新時代建筑行業轉型發展機遇,積極推進建筑業工業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,大力推廣“人工智能+”及“數字勘察、數字設計、智能生產、智能施工、智慧運維、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”六大智能建造場景集成應用。

本次大會,七地行業專家學者將與企業代表齊聚一堂,將圍繞建筑業智能建造轉型發展方式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、城市更新及城鄉融合發展機遇等議題開展深度研討,聚力整合優勢資源,進一步推動華東區域建筑業在智能建造、綠色低碳領域的協同創新,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建筑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。
作為扎根安徽、服務全國的省屬大型國有企業,面對行業變革,安徽建工集團主動謀新求變,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,依托高新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深化校企合作,積極順應數字化、智能化發展趨勢,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,實現生產效率、項目管理水平與工程建造品質的同步躍升。
“十四五”以來,安徽建工集團累計研發投入達67.1億元,組建超2500人的研發團隊(含國家級、省級專家近100人);與清華大學、同濟大學、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,落地60余項產學研項目,累計斬獲省科技進步獎13項、國家行業科技獎33項,授權發明專利259項、實用新型專利1255項;“瀝青混合料低碳節能加熱技術”等6項原創技術策源地清單項目成功落地,創新創效約3億元,形成“研發—轉化—產業化”完整閉環。在數字化轉型實踐中,大力推廣無人化施工設備、建筑機器人等智能裝備,累計培育81項“智慧工地”試點工程,46項技術獲BIM領域權威獎項,合肥臨湖智能制造產業園等13個項目入選省級智能建造試點,直接帶動項目建設效率整體提升60%,數字化轉型成效已在全集團實現深度滲透。
下一步,集團將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與場景應用,升級智慧管控平臺強化協同效能,探索智慧生產模式降低能耗排放,著力打造“高效、低碳、安全”的新型建造標桿,加速推動智能建造技術在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規模化應用,為華東區域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國企支撐。